一個好的沖模操作會花很多時間考慮機床準備時間和工作人員等因素造成的損失。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做的是如何從機床的加工時間上給予它們更高的加工效率,并盡可能減少它們的拋光時間。即使是零拋光,高速切割設備的次亮相讓處理器們目瞪口呆。
由于現有機床自身主軸和所用刀具的局限性,高速切削并不一定好。目前國外的普遍做法是一臺機器不使用高速切削,二臺或三臺機器可以考慮這種設備。
仿形銑刀完成大部分切削量(重切削),并留有2~3mm的加工余量。剩余的切削量可以在高速機床上快速完成,這有許多優點:
1) 重型切削機床很多,加工成本很低
2) 加工量大,精度要求低,易于實現
3) 廉價工具
4) 轉為高速切削后,由于待加工物體接近成形,一次切削的切削量非常均勻
5) 快速正確成形
6) 避免過多打磨,并準確匹配尺寸
從這個角度看,沖模設備的配合才是制勝之道。由于其剩余量為2~3mm,在工作臺上用兩個擋板完成工件夾緊問題,而對于切削量較小的工件則直接在高速機床上完成。